PU管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PU管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男子做慈善27年捐款超千万如今带儿子一起干《新闻》

发布时间:2020-09-02 02:08:06 阅读: 来源:PU管厂家

­  核心提示

­  有人说,一个人做一件善事并不难,难的是一直在坚持做善事,而陶建明的善事一做就是27年。20多年来,陶建明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说话,只要是对社会有益的事,他都义不容辞地去参与。孝敬老人、帮助贫困人员、给受灾地区捐款,很多急需爱心援助的地方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。“做善事很低调,做人很低调。”这是很多了解陶建明的人给他的评价。近日,记者来到陶建明的办公室,他正忙着为遭受洪灾的家乡人民联系捐款捐物,帮助家乡人民重建家园。“灾后重建不只是精神的鼓励,还需要物质上的支持。”陶建明说。

­  陶建明与受捐助老人合影

­  1 滴水之恩

­  他定会涌泉相报

­  1968年,陶建明出生在桂林市全州县陶家村,家中兄弟姐妹多,特别贫困,村子还曾连续遭受3次洪灾,导致粮食绝收。为了生存,陶建明一家曾经举家外出乞讨,受到过邻里、村民和许许多多人的帮助才得以生存。那时的陶建明才6岁,父母的辛苦以及忍饥挨饿的痛苦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,那时的他便暗暗下定决心:“等我长大了,一定要好好报答父母以及那些帮助过我的人。”

­  陶建明笃信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,他虽因家贫及父亲早亡,早早辍学打工,但自己并没有放弃学习,通过一边打工一边刻苦用功,陶建明考取了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陶建明凭着自己的坚持和努力,在南宁开办公司,干下了一番事业。很快,他开始想着回馈家乡和社会,急切想要去帮助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。

­  1990年,当时才22岁的陶建明就已经开始了他的慈善之路,第一步便是从生养他的家乡开始。那年春节,他回到家乡过年,问起村里一位老人准备了哪些过年物资,得到的回答是“哪有钱买其他的东西,连油盐都买不起了”。震惊于村民的生活依然如此贫困,陶建明当即决定把带回去的钱全部分给了贫困村民,自己只留下回城的车费。

­  从那时起,陶建明每年回家过春节,都要和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一起吃饭,并且亲手给老人们每人发一个红包。这个习惯坚持至今,赚得多他就多给一点,赚得少他就少给一点,但他说自己会一直坚持下去。

­  2007年,陶建明出资100多万元在家乡全州建大型养老院,最终于2014年落成。他的初衷是为了完成自己和母亲的心愿,让家乡的人能够老有所居。村里人都说,陶建明对家乡的贡献很大,村里修路、建文化中心都是他出的钱,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逐渐得到改变,村中老人都亲切地称他为“陶家村的好儿子”。

­  2 爱心绵绵

­  为贫困村民盖新村

­  2004年,陶建明偶然得知平果县有些十分贫困的村落,他立即前往考察。在一个叫更力屯的地方,陶建明看到的是简陋的茅草屋,没有通电的村子入夜后一片黑暗,村民们只能饮用水池里聚积的雨水,池中还有死老鼠,卫生条件相当差。加上当地土地贫瘠,很多人的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。

­  陶建明暗下决心,一定要帮助这些村民走出这片没有希望的大山。在与当地政府部门协商后,陶建明出资100万元,为村民们建起了一座移民新村,并在2005年帮助全体村民顺利搬出,更力屯的村民从此住进了漂亮的房子,村里有水有电,村边还有土地可供耕种,全新的生活在向他们招手。看着村民们开心激动的样子,陶建明沉重的心终于放松下来,但他明白,要想拥有更美好的未来,村民们始终要靠自己努力。他再次与政府部门进行协调沟通,决定对更力屯所有的孩子进行资助,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书可读。

­  教育事业在陶建明心目中的重量不言而喻,他最不希望看到有孩子因为贫困被迫放弃学习。2012年,他与广西医科大学建立“陶建明奖学金”,一次性捐赠50万元,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医学学生。2017年,陶建明又一次性向广西大学捐赠200万元,奖励那些起到榜样作用的优秀学生、优秀学生干部以及为学校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。“我希望获得奖学金的同学能好好学习,也学会感恩,所以我特别要求每一位获奖学生,都要拿出奖学金的10%用于帮助他人,以此培养他们做慈善的思想和行动。”陶建明说。

­  3 心系家乡

­  他带着现金进灾区

­  今年7月初,全州县遭受特大洪灾,全县多个乡镇受灾严重。陶建明得知家乡受灾,早就坐不住了,7月9日连夜坐车从南宁赶回全州,并与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一道,前往各个重灾区了解灾情并想方设法给予帮助。

­  在左江地区,一共有40户受灾群众,陶建明现场给每户捐助500元,以解决他们近期的生活问题。在慕霞村,有10户人家受灾情况比较严重,陶建明当即给予每户1000元的捐助。之后他又赶往双桥村,看到大片水田被摧毁,粮食颗粒无收,陶建明又捐出4万元帮助解决水田重建问题。随后,又给双桥村的30户受灾户每户捐助1000元。他此行带的10万元现金就此全部捐出,回到南宁后,他又在全州商会发起的捐款活动中捐出3万元。

­  救灾期间,洪水把许多村路都淹毁了,陶建明每天都是早早爬山进村,直到晚上才出来,有时饭都来不及吃上一口,可他却不愿停下脚步。“我一想到那些受灾的人还没饭吃,父老乡亲还在受苦,我感到自己有责任。”陶建明除了捐钱,还想方设法从精神上给灾区群众打气。“很多村民说现在田不能种了,都不知道还能做什么,我说‘如果你们想,可以来我公司找我,我给你们安排工作’。”这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,鼓舞了许多村民进行自救的决心。

­  4 言传身教

­  带孩子一起做慈善

­  对于陶建明做善事,他的家人都非常支持,尤其是他的老母亲,总说看到儿子有能力去帮助别人,自己特别的幸福。陶建明的妻子虽然也很支持丈夫,但却有些心疼甚至抱怨,因为她认为陶建明对自己太过苛刻了。“他一年到头最多带我去买两次衣服,而且每次都是等商场打折的时候才舍得买。”妻子对陶建明的“小气”已经习以为常,他倒也乐在其中。

­  采访中陶建明坦言,自己现在的生活相对以前来说已经改善很多了,没有必要去铺张浪费。“真正的快乐是当自己有能力的时候,可以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,在这一过程中,自己累并快乐着。”为了这个信念,陶建明更加努力地工作赚钱,只为了能更好的回报社会,他也希望能够通过身体力行感染身边的人一同参与慈善,帮助更多的人。

­  每年春节回家乡看望村里的老人,陶建明都会带上爱人和孩子一起回去,并给大家分配“任务”。“我负责给老人发红包,爱人给老人拍照,儿子则现场打印照片。”他说,很多农村的老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拍过照片,自己的父亲直到去世也没有一张照片,这也成为他终身的遗憾。所以他每年回去不但要给老人发红包,还要为他们拍照留念。让孩子参与进来做这件有意义的事情,对孩子也是一种教育,有利于培养他学会帮助他人,学会感恩生活。

­  据此前其他媒体对陶建明的报道,他做慈善27年来,捐出的爱心善款早已超过千万。回顾这段漫长的慈善之路,陶建明遇过困难也受过质疑,但他从未后悔。每每想起,那些经历都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,对于接下来的慈善计划,陶建明并没有太具体的安排,他只希望自己能够多赚一点钱,可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。

­  记者 黄静 实习生 覃爱雲

责任编辑:郑莉莉

问剑逍遥变态版

新美杜莎传奇正式版

龙珠决战天域幻想

挂机吧兄弟破解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