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U管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PU管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国产电视面板的崛起技术革新是关键-【资讯】

发布时间:2021-09-15 12:16:25 阅读: 来源:PU管厂家

国产电视面板的崛起,与整机市场的发展密切相关。如今,国产电视出货量已位居全球第一,国内企业在关键的面板上必然要争夺一席之地,提高自给率。 国内“缺芯少屏”的局面正在逐渐破解。就电视面板而言,随着京东方、华星光电等企业的投入,中国企业的产能正在不断提升。

因面板占据电视70%左右的成本,因此拥有面板资源尤为重要。根据调研机构群智咨询关于2017年一季度的数据,韩国的电视面板出货量占比36%、中国大陆为33%、中国台湾地区排名第三,为31%。在2016年,中国大陆的出货增至30%,而台湾地区和韩国都在下降。

国产电视面板的崛起,与整机市场的发展密切相关。如今,国产电视出货量已位居全球第一,国内企业在关键的面板上必然要争夺一席之地,提高自给率。

事实上,多家国内企业已经深耕面板产业,包括建设上游设备,往产业链一体化方向发展。同时,OLED、量子点等新技术的投资布局也在展开,无论是整机厂商还是面板企业,都期待新型显示技术带来产业革新。

面板异动

2016年、2017年对于电视面板来说,是特殊时期,集中表现在大幅度、长时间的涨价上。面板市场本身具有周期性,从去年至今保持了3个季度的稳定增长,5月份价格维持在高位。“这是近8年来最大的涨价潮,速度快、价位高。按照以往的数据,以32英寸为例,波动周期约在2年,上升最多9个月,”艾维云网分析师崔吉龙向记者分析道,“下半年涨价是不可能的,接下来3季度是彩电销售旺季,面板厂商可能会降价调整或者对整机厂商进行补贴。”

从供需关系来看,涨价的原因是产能发生了变化。除了去年年初台湾地区的地震影响出货外,大尺寸面板的短缺是一大原因。

京东方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近年手机、平板、电视等终端产品都呈现出大尺寸化趋势。据GfK数据显示,全球液晶电视平均尺寸从2015年的40.4英寸增长至2016年的42.2英寸,预计2017年平均尺寸将达44.1英寸。在现有产能不变的情况下,液晶面板出货面积明显增长,出货量有所下降,面板供不应求,价格相应上涨。

“近年国内8.5代线的产能陆续释放,其中,切割效率高的玻璃面板尺寸得到大量供应,可能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。但是,40英寸到45英寸、65英寸,是8.5代线的尺寸盲点,切割效率较低,在市场上未受到影响,需求反而在增大。”华星光电的一位面板专家谈道。

根据群智咨询(Sigmaintell)的报告,2016年在电视面板方面,尤其是48英寸以上的面板,中国厂商增长迅速,主要是因为华星光电T2产能扩展,T2产线重点是生产55英寸面板。

尽管国内大尺寸面板出货量增速迅猛,但是目前的产线来看仍不能满足需求,电视面板平均尺寸每增加1寸,就可以消化一座8.5代TFT-LCD生产线的产能。因此,鸿海集团、京东方、华星光电都积极建设10.5代高世代生产线,以期满足今后的大尺寸需求。群智咨询预计,到2020年,中国将有15条电视面板生产线,包括12条8.5代线和3条10.5代线,均集中在大尺寸高清显示屏。

技术革新

上述的产能竞赛主要集中在液晶面板,根据群智咨询提供的数据,2017年第一季度的电视面板市场上,LG旗下面板厂商LGD出货量排名第一,占比21%;鸿海集团旗下群创光电以16%位列第二;三星、京东方、华星光电均以15%的份额名列第三。

张虹也指出:“国内液晶技术逐步成熟,但是和韩国厂商相比,后者以中高端产品为主,国内的8.5代线仍以中低端为主。10.5代线的大尺寸化进程还是在不断推进,韩国大尺寸液晶面板的产能竞争力在衰退。”

与此同时,韩国厂商在关闭部分液晶产线,转向OLED和量子点的布局。在大尺寸OLED方面,目前仅有LGD有能力量产,京东方去年推出国产OLED面板后只能小批量生产。而三星力推的量子点电视,即QLED还在实验室阶段,市面上的量子点电视在背光技术上虽进行改进,但仍属于液晶范畴。因此,OLED和QLED尚处在初级或者萌芽阶段。

在京东方看来,不管是液晶显示技术还是OLED、量子点显示技术都属于半导体显示技术,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不会存在替代关系,它们会在不同的细分领域发挥自己的特长。在OLED面板方面,目前京东方已开发了更高迁移率的氧化物背板,蒸镀型的OLED器件,以及提升画质、寿命的补偿算法等关键技术。

OLED显示技术具有主动发光、快速响应、超薄、柔性的特点,使得终端电子产品拥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,备受市场关注,目前在中小尺寸显示产品中呈现出较大优势。量子点显示技术被普遍认为具有寿命长、色域广、成本低的潜在优势,近年来相关研究非常活跃。

“去年OLED面板全球出货量在85万台,今年预计150万台,增速很快,但是相比一年2.6亿台左右的电视面板,数量差距还很大。不论是工艺精度、环境洁净度、环节复杂度都有更高的要求。”崔吉龙告诉记者。

在上述华星光电的面板专家看来,由于中国在OLED领域进入较晚,高固定资产和设备投入使得当期折旧费用高昂,因此,我国企业的成本竞争力处于明显劣势,此种困境靠企业自身能力难以解决,需要国家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扶持其发展。

他还表示,“OLED的生产与TFT-LCD的生产在技术和设备都有很大的共用性,没有TFT-LCD的技术积累,是不可能做OLED面板的。LGD与三星很早进入这个行业,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,转做OLED也是技术发展的必然。国内面板厂起步较晚,不可能直接跨过TFT-LCD转做OLED。但是起步晚并不代表不涉入,华星很早就研发出OLED面板,而且在产线建设上也做了布局,正在建设的G11液晶面板生产线,就规划了部分OLED产能。一旦OLED时代来临,华星凭借TFT制程能力,有金属氧化物、低温多晶硅技术,可以快速转身。”

装修忌讳

新房装修设计

房屋装修设计